成为专业的中港运输品牌服务商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不要借题发挥“快递员猝死”

创建时间:2016-11-26 |浏览量:2343

     一句“我好累”尽成为临终遗言。日前,湖南一名快递员尹某猝死在株洲合泰大街上。临死前,他坐在地上,告诉路人,“我好累。”


    上网搜了一下,几乎年年都有快递员的报道,2015年双十一快递员小谢猝死、2013年20多岁快递员双11前猝死、还有掌掴快递员等等一系列报道。让网民几乎一班倒的同情快递员、呼吁关爱、理解快递员。对于猝死的快递员出来表哀悼,更多的是对我们现在的快递业反思及对不合理雇佣模式的谴责。

    如此多的事例,一句“我好累”,更如催化剂,让快递员的悲情不断蔓延、发酵,最后逐渐演变成与弱势尊严相挂钩的行业声讨。于是快递行业,从曾经“月入过万”的繁花似锦,迅速跌落为猝死的恶源。通过如此简单的标签化赋予,快递员似乎成了天然弱势的人,风里来雨里去的快递员,他们的确辛苦,偶然发生的猝死事件当然应该被作为一个示警信号,呼吁更为周全和人性化的从业环境提升

    不过,由一起猝死事件而推定快递物流是高危行业是否合适呢?小编任职公司主营中港货运,也属于物流快递行业,部分同事也很累很辛苦。从我们专业角度来说,快递物流行业并不是高危行业,这些年猝死事件不断上演,有教师、医生、演员、公务员、外企白领、银行职员、媒体编辑……而每一个猝死者,都会使其所从事的行业因为他的命运被标定为“高危”。突然发现我们周围不存在安全行业。

    所以,把猝死和“行业高危”想当然的画等号,总是不那么严谨。我们需要正确看待猝死现象,需要摆脱“行业高危”的想当然认知,因为这样不仅会产生对于某个行业的误伤,也会因为偏见而遮蔽了对于猝死的科学归因。比如,简单的把快递员猝死归结为快递行业之恶,可能会让人忽视了他可能存在的不健康生活方式或遗传性因素。

    诚然快递物流业是高负荷、高强度的工作,我们在选择工作的时候,要结合自身健康状况去考虑,是否能适应这种强度。而在工作中,很多猝死事先会有一点点预兆的,比如感觉太累,就停下休息,或者感觉胸闷、气慌等,都是身体要休息的暗示,劳逸结合才能工作身体两不误。

    鸿泰信物流是专业的中港物流公司,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关爱员工,服务客户。为员工提供舒适优雅的办公环境、成立足球队、篮球队,丰富鸿泰信人的业余生活,也锻炼了鸿泰信人的体魄。只有强健的身体,才能带来高效率的工作成果。

    我们也不要再借题发挥“快递员猝死”事件。不要因一些个别案例,而否定一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