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货运公司应多鼓励物流提质增效
创建时间:2018-07-25 |浏览量:3443
对于物流界大佬,立志降低物流成本的这一言辞,中港物流企业有着不同的想法,与其一直压缩降低物流成本,不如多鼓励物流提质增效。
一、产业结构是物流成本占比关键决定因素
在我国,物流成本占GDP比例大约为15%,约为其他发达国家2倍左右左右,真正的原因在于中国和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差异。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中,物流费用主要用于农业及工业,相对而言,服务业物流服务需求少。
很明显,物流费用占GDP和第一第二产业相关性很高。有人说中国制造业物流费用占比30%,以为很高,其实是正常水平。举例子说明,印度的现状能明显看到产业结构的影响是决定物流成本的主要因素。印度的物流基础设施极不发达,物流费用占GDP比例为13%,比中国低。但其实印度的产业结构在发展中国家中很特殊,服务业比例高达56%,这是决定印度物流费用占比更低的主要原因。另外一个例子是1981年的美国,物流业占GDP比例达到16.2%,那个时候美国工业占GDP比例为42.6%,产业结构和今天的中国非常类似。
中港运输公司更应该抓紧调整产业结构,给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物流服务,而不是一味的降低物流成本。
二、物流费用占比具有负反馈特征
物流费用占比指标很难用以说明物流费用的高低和物流是否发达之间的关系,还有一个原因是物流费用占比指标具有负反馈特征。
物流费用影响销售半径。从成品销售的角度看,当单位物流费用降低的时候,销售半径会扩大,厂家会把商品卖到更远的地方去,物流费用会上涨;当单位物流费用增加的时候,销售半径会缩小,物流费用会下降。尤其对于饮料,水泥等物流费用占比很大的商品,物流费用对销售半径的影响很大。
物流费用影响供应链半径。从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的角度看,当单位物流费用降低的时候,可以允许到更远的地方去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会刺激物流费用上涨;当单位物流费用增加的时候,部分远距离的供应商就可能无法使用,会刺激物流费用降低。
降低单位物流成本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在于可以扩大销售半径和供应链半径,实现全球范围内配置最优资源,实现整体效率最高。如同海运集装箱的发明,极大地降低了跨国运输的成本,支撑了今天全球跨境配置供应链的可能性。如果单纯是为了减少物流成本占比这个指标,那很简单,全部用本地采购本地销售就可以极大降低物流费用占比,可是这样做在整体经济上是毫无效率的做法,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定无法生存。
三、高效率高质量是物流业发展方向
中国物流在过去20年有几个重大的发展和升级,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从这几个发展的脉络来看,物流发展的主要方向是高效率和高质量,不是降低成本。
高速公路的普及。中国高速公路的普及率非常高,高速公路收费也不低,在高速公路上也基本杜绝了以前公路恶性超载的运输方式。从单位物流费用看,这种方式的成本肯定高于铁路运输,也高于以前国道的运输方式。但是正是中国高速公路的便捷和时效极大地推动了物流和快递快运的发展,使得中港货运行业得到快速发展,极大的支撑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电商快递的兴起。电商的兴起把以前的多层分销的零售方式转变为高频小额的网上购物,运输方式从整车零担转化为快递。从单公斤整体运输成本看,电商快递的费用大约是零担的2-3倍,整车的5-6倍。无疑这种转化会提高物流费用,然而消除了线下零售的分销和门店等流通成本,反而总体成本可能更低;从消费者角度也降低了出行成本,快速便捷的网络购物成为中国的新消费模式,大约15%的零售总额在网络上实现。
仓配网络的兴起。从京东的年报中可以知道京东每单的物流费用大约是12元,远高于通达系加盟制快递每单5-6元的快递成本。但是由于时效和客户体验大幅提升,有效地促进了自营电商的飞速发展。单纯从物流费用上看,以上几个物流发展的重大突破都是在增加物流费用,但都极大地促进了时效、流通效率和客户体验,最终降低了供应链的整体成本,提升了经济的效率。
通过高效率和高质量的物流赋能,可以驱动流通成本降低,驱动供应链升级,驱动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中港货运企业提高物流的效率和质量,促进物流行业快速发展。
上一条:中港运输公司不得不知的公路货运问题 | 下一条:中港物流公司如何控制运输风险?